今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建校四十周年校庆。从1979年到2019年,建院数万学子在母校里留下了青春的足迹,曾经的校园学习生活留下来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为记录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十年辉煌发展历程,特寻找知名校友40名,由他们讲述“我和建院的故事”。
1992年7月,毕业后的李海被分配到了峰峰矿务局(河北境内)通二矿三采区做技术员,这是煤炭行业最基层的技术岗位,每月,至少有20次下井了解和解决技术问题,他努力适应,默默耕耘,一干就是五年;1996年4月李海升任小屯矿二采区主管技术员;两年后调任小屯矿技术科技术员;2002年4月,升任峰峰集团小屯矿一采区主管技术员、副区长、二采区区长;2008年7月,任小屯矿充填采煤区区长、2010年11月任小屯矿副总工程师、2013年1月任小屯矿回采副矿长、2015年任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副矿长、2017年9月他从河北来到了山西,出任峰峰集团山西大远煤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经理至今。
厚积薄发,屡获殊荣
李海说:“‘啃硬的、干真的、求新的、来实的’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凭着务实的精神和长期煤炭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踏实认真做人的秉性,他不仅为所在的团队赢得了无数集体奖项,也为个人赢得了许多荣誉。
近年来,他主持完成科技创新研发项目150多项,其中,《“三软”急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综放开采关键理论与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厚煤层充填体顶板下膏体充填综采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ZT19600/25/50型端头超前支架的研究与应用》荣获河北省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管控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获河北省煤炭工业协会管理创新一等奖、《高压液动闸板阀》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技术发明专利。
他撰写发表技术论文、专著100多篇,其中,《综合机械化膏体充填采煤技术》《回采工作面锯齿形接替对接工艺研究与应用》《村庄下矸石膏体综采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砌块沿空留巷技术在薄煤综采工作面的研究与应用》等学术文章,在国家、省、市行业主导刊物发表。
他还先后荣获山西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邯郸市五一奖章、冀中能源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劳动模范、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难忘恩师,感恩母校
回忆起建院短暂而宝贵的求学时光,李海言语里裹挟着淡淡的笑声和浓浓的暖意:“那时候,我们整个采煤班的孩子好像都比较调皮。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我们的梁发寿班主任,他博学仁爱、和蔼慈祥,深得同学们的爱戴。还有我们的采煤专业课老师唐容康,课讲得严肃又活泼,生活上也是平易近人,那时候老爷子快六十了吧,带我们出去实习,课余时间组织我们踢足球、打篮球,带我们比赛,让我们把18、9岁爆棚的青春能量化成奔跑和汗水,洒在了球场上,也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切,也让李海毕业后难以割舍掉与母校的联系,毕业后,他不但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还每5年组织一次聚会,重返母校,探望老师,共叙师生情谊。
谈到母校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李海由衷地表示:“刚走进建院时,我和同学们大都是农村孩子,没有母校的培养,我走不到今天。是母校奠定了我的专业基础。而毕业后初入社会,煤矿艰苦复杂的特殊环境也让我有些望而却步,是母校和校友们的激励,让我有了干实事的底气、闯难关的胆气和争先锋的勇气。经过三十年岁月的锤炼和磨砺,我的性情和心智不断完善,很感恩母校,让我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学子,成为一个在事业上稳定发展、在生活中干练成熟但依然保有奋斗精神的中年人。如果让我说这辈子最让我自豪的事,那就是坚持,我一直坚守在煤炭行业,从没离开,因为,我不想让我最好的青春时期在建院的书白读,学的专业荒废。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国家改革建设的关键时期,担当使命,推进发展是时代赋予煤炭人的责任,也将是我这个从建院走出来的煤炭人矢志不渝的职守。”
寄语学弟学妹:
我希望所有建院学子各展英才,追梦之路更清晰,筑梦之基更坚实,以更加突出的表现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恩师的哺育,回报母校的培养。祝愿全体建院学子:学海遨游攀高峰,青春绽放绘新图。
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再焕青春结硕果,四十年校庆开新局。祝福我们的恩师:工作生活皆如意,育人泽后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