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院学子到集团总裁,刘金曹:母校是我终生不能脱离的教育摇篮
发布者: 零点工作室
发布时间: 2022-01-11
浏览次数: 10


发布时间:2019-10-21 14:19:13 阅读量:192
今年是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四十周年,为此,学院专门组织采访了40位知名校友,讲述他们和建院的故事。刘金曹便是其中之一。

1994年,刘金曹考入建院建筑装饰专业,他所在的94-1班,是建院建校以来开设的第一届、也是当年唯一的一个建筑装饰专业班。尽管去学校报到时,刘金曹对建院和所学专业的认知懵懵懂懂,但走进校园,看到整洁开阔的校区、路旁操场花艳草绿,便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学校,而接下来学校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也让他觉得建院校风严谨,是他理想中的学校。

1976年出生的刘金曹,走进建院前生活在徐州农村,父母一直教育他要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和未来,所以,他从小就学习努力,成绩很好,特别是在建院上学的后半段,他的成绩更是有了质的飞跃,被同学推选为专业课代表,并连年获得奖学金。

  


回想起建院时光,刘金曹说:

“我们的老师,不但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也极强。我们的班主任王培兴,也是我们结构力学专业课老师,上课时他一丝不苟,下课后对我们关心呵护。因为我们班是学校建筑装饰专业第一届,刚开始专业课老师没到位,同学们便发奋自学,后来,学校专门从中国知名院校调来孙亚峰、陈志东等装饰专业的高水平老师给我们上课,为了我们能精准掌握专业知识,几年间,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让我们在专业上收获颇丰。上学时,最令我难忘的,还有每天早晨5点多,在嘹亮的军号声中醒来,快速起床,整理内务,被子要叠得像豆腐块,全宿舍牙缸摆放要一条线,完全是军事化标准。建院四年的在校生活,培养了我整洁自律的生活习惯,也铸造了我敏捷果断的行事风范,学校的军事化管理为我毕业后的生活、求职、工作和创业,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建院学子到集团总裁

从未脱离母校这个教育摇篮


1998年,刘金曹毕业,入职香港盛基环境装饰(徐州)有限公司,期间,他主导参与设计了徐州电力大厦等几个大型项目,短短两年的工作经历,不仅开拓了他的眼界,也让他接触和实操了很多很高的装饰知识和技术,在专业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因其个人优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第一年就被提拔为设计部经理。

  

2000年,为寻求事业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刘金曹到了上海,经过两年的职场寻觅和体验,最终在2002年,进入上海波涛装饰集团,凭借个人的专业度和超群的业绩能力,很快,他便一路升迁,历任公司设计部经理、分公司经理、总部副总经理。2011年,也就是刘金曹35岁那年,他走上了上海波涛装饰集团副总裁的位置,同年,他开始创业,和波涛装饰集团共同出资创建上海波澜企业管理集团,出任公司总裁,全权负责公司的管理和运营。


  


如今,刘金曹创业近十年,他一手创建的公司也在不断奋斗中稳定壮大。而在刘金曹波澜集团拓展和助推下的波涛装饰全国连锁经营事业,也从最初的零星几家,发展到目前的全国200余家分公司,并逐渐跻身中国装饰行业知名企业品牌。

  


毕业二十多年来,刘金曹始终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2009年,他考取中国室内装饰注册高级设计师,2006年获国家首批装饰装修行业全国优秀设计师称号,2017年,晋升为国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师,同年,取得山东大学工程管理本科学历。


刘金曹说:“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建院以及建院老师们的教导是密不可分的,当年我们的装饰专业老师孙亚峰教导我们说‘我们做装饰设计的,是半个艺术家加半个工程师,做工作做设计要宁缺毋滥。每一次设计,都一定要当作品来做,而不要当产品来做。’走出校门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把老师的教育和理念牢记于心,不管做什么,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可以说,老师的理念,贯穿了我求学、求职和创业的整个过程。”   

刘金曹对建院和老师的感情真挚而深厚,毕业后一直很关注学校的发展,经常回校看望老师,他们班在毕业10周年、20周年纪念时,他和同学们都回到了母校团聚。他说:“虽然毕业多年,我始终觉得,无论走多远,事业多么成功,母校,永远是我最想回归的地方、也是我终生不能脱离的教育摇篮。”也因此,他多次受邀回母校给新生作报告,并多次和母校合作,用自己打拼出来的能力,尽可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采访最后刘金曹感叹说:“当年在建院,我们宿舍一共8个人,后来,有6个到上海发展,曾经青春洋溢的我们,如今已迈入不惑,还能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共同的专业话题、回忆共同的青春和校园记忆,没有建院,我的人生里,不可能有这样的幸运和幸福啊。”


  


寄语学弟学妹:

我的人生感悟是:你只需努力,上天不会亏待一个努力的人。送给学弟学妹们共勉!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加油!

寄语母校:

母校培养了我良好的素质,母校给了我人生起航的最好平台,在此祝愿母校在未来越办越好,成为中国建筑行业最好的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