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弟到一级桥梁建造师,建院为他插上奋飞的羽翼!
发布者: 零点工作室
发布时间: 2022-01-11
浏览次数: 10


发布时间:2019-11-07 10:12:58 阅读量:359

他,是农民的儿子,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大。18年前满怀豪情走进了江苏建筑学院,在这里他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如今他已是一级桥梁建造师、高级工程师……他叫庄磊,今年38岁。


刻骨铭心的校园生活

在人生的长河里,三年时间无疑是短暂的。而这短暂的三年里,很多事情却让庄磊刻骨铭心。

三年,他在这里学到了知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磨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收获了师生情谊。还记得那一次课外足球赛,庄磊和马伟、毛雷、王书军等几位同学在绿色的草地上拼杀,当时庄磊全神贯注盯着足球,对方一位同学猛然转头撞到了他头部,当时他便昏厥了过去。等他醒来,已经在医院,看到了同学们一双双关切的眼。当时他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后来才知道是同学送他去的医院,并为他垫付了医药费。

同学们是如此,老师们更是用心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有一学期庄磊正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富阳实习,突然接到班主任许能生的电话,告知他的条件可以申请助学金,让他回校一趟,他知道要办的手续很多,顿时有点不知所措。可当他赶到学校,许能生老师已将整理好的材料递到了他的手上。庄磊顺利领到那笔助学金——2000块钱,当时这笔助学金对于贫困生来说,那可是雪中送炭,解决了他一学期的生活费问题。

建院的老师、建院的同学、建院的校风,培养了他昂扬向上的精神。对自己的梦想,他充满了信心。

在艰辛中顽强做好自我

2004年庄磊毕业,满腔热情走向了社会,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从基础实验测量工作开始,每项工作他都脚踏实地去认真完成。他想在自己的领域里做一番事业,走向梦想的营地。


然而, 工作几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与同事做着同样的工作,待遇却有很大差别。半年后在签订合同时才被告知,自己只是一个外聘工作人员。当时他懵了,之后有一段时间他都无法摆脱沮丧的情绪。

不久他终于想通了:外部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这时虽然外部条件一点没有改变,他却像换了一个人,从心底又迸发出了热情和干劲。他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参加本科阶段的学习,积极争取参加各种国家大型桥梁建设。


这样的工程不仅辛苦,而且危险系数也是成倍的。但是他心里特别喜欢这种具有挑战的工作。他告诉笔者,感觉那样特别锻炼人和考验人。在杭州湾大桥建设过程中,他任桥墩墩长(当时每一个主桥墩都有具体负责人),在茫茫大水中探出的“铁塔”,他们的住所是上面焊接的一个大集装箱,而且一住就是好多天不出来。那里没有信号很孤独,夜里远远地看到缓缓驶过来的轮船都很开心,因为那里有人。

父母20几天电话联系不上儿子,他们心急如焚。庄磊每每回家父母就苦求他不要再做这样有危险的工作,他总是平静地说,那里没有什么不安全,只是没有信号。

其实危险还是有的,有一次预告台风要来了,大部分同志都撤走了,他看到还有好多设备没来及拉走,就留守下来。夜里台风肆虐,看着滚滚而来的巨浪,一浪高过一浪。大浪冲进他们所居住的集装箱里,水还在往上涨,眼看漫过地铺(集装箱里的床铺是双层的),他翻身上了顶层,用安全带把自己绑在床上,以防巨浪把自己卷走。那一刻,庄磊想了很多——父母还盼着自己回家,长这么大了还没有谈过恋爱……但是他并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当台风消退,他看着海面喷薄而出的太阳,看着与自己同在的设备,庄磊欣慰地笑了。


他会飞得更高更远    

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如今他已是片区经理,是什么支撑他走到现在?他感慨地说,当初学校半军事化的管理和严格的管教结合的校风让他受益,养成了自律的生活习惯及果断的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铸就了他坚强的意志,所以在工作生活中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在自己最困惑最迷茫,甚至看不到前途的时候,他依然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上的能力。


2004年他参加了长32公里的东海大桥的建造,之后又参加建设了长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等著名桥梁。他被江苏交通工程集团邀请参加项目的实施工作。目前庄磊已是这个集团公司片区总经理。他曾经率领项目团队荣获省级文明工地、省平安示范工程、党员先锋工程等多项荣誉称号,个人也在施工过程中发明了两项专利、发表论文11篇,得到了多次肯定。

时光如白驹过隙,他已经离开让他魂牵梦绕的建院15年。他依然豪情满怀,只是多了几分成熟和干练。相信有建院为他插上了奋飞的羽翼,他将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