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6 15:33:37 阅读量:349
17岁那年,谢菊兰从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考入建院财94-2班。由于家境贫困,建院读书期间,她的学费,都是已成家的哥哥姐姐们凑的,家里每月给她一百元的生活费,这对于一个正值长身体的女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但谢菊兰知道,那是父亲从微薄的退休工资里挤出来的。她没有抱怨,而是用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的方式,支撑自己顺利完成了两年学业。
乐观向上的她,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和各项文体活动:因其优异的表现,她先后被同学们推选为班级副班长、班长,被学科领导选为校学生会卫生委员;连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擅跑能吃苦的她,还凭借4乘100米接力赛项目,在全国第十三届中专运动会上一举夺冠。
1996年,谢菊兰以财会专业第一的成绩从建院毕业。一直有着清晰职业规划的她,自主择业到了专业对口的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地处徐州市)。入职之初,她按企业要求进入了公司最基层的项目部工作,项目部财务相对简单、工作量较少,建院打下的良好专业基础让她工作起来驾轻就熟,勤奋好学的谢菊兰没有因为毕业就顺利进入央企而信马由缰放空自己,而是利用大量的空闲时间,不断地学习考试自我充电,在基层锻炼的四年里,她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极大地充实和提升了自己。
2000年10月,谢菊兰调到处机关,为尽快适应机关工作,她边干边学,工作上更加努力,同时也注重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在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她还主动找领导要任务。对于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她来说,干得越多学到的东西也越多、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也就越多,虽然这也意味着工作量和工作担子会越来越重,但她在学习上仍没有丝毫松懈,即使是怀孕生子也没有停下求知的步伐。
坚持不懈的学习不仅让谢菊兰学历提升、职称考试硕果累累,她的职业岗位也得到了一步步晋升:
1999年取得南京经济学院财会专业大专学历、2007年获得南京财经大学财会专业本科和管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通过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2006和2007年又陆续取得了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通过考、评结合,2010年,她还取得了高级会计师职称;不断积累的工作经验和逐渐丰富起来的理论知识,让谢菊兰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同事中渐渐凸显出来,竞争力大幅提升,她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高质量的工作成果也让领导更加信任和器重:2006年,在第三工程处打拼10年的她,通过竞聘,上调到了中煤第五建设公司,职位也从副科长升任财务主管,三年后的2009年升任监察审计部副主任,同年末再次通过竞聘,上调到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任中煤建设集团资产财务部部长。
建院毕业二十三年间,谢菊兰的任职岗位从基层到机关、上级公司再到母公司;职务上慢慢从基层小会计、财务主管到中层副职再到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时,她也从一个稚嫩懵懂的学财会的小女孩,蜕变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有着高级管理能力的职业女性。
回忆母校:建院求学经历,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努力
面对毕业以来自己在职业生涯取得的成绩,谢菊兰肃然地表示:“进入职场二十多年,每隔几年,总会有一次职位的升迁降临在我身上,这并不是我有多么幸运,而是我坚信,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一切,与建院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是建院教会了我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必须踏实、认真、细致、多动脑勤思考,做人要不怕吃苦和吃亏,对人坦诚相待、宽容厚道;也是建院,赋予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在财会专业上不断进取,一直坚持努力、不放弃。”
“而当年的老师们,更是建院学子走到哪都不能忘记的师长,还记得学科主任张魁老师,发现我处事较独立、干练,就推选我进入学生会,而学生会的经历和锻炼,让我进入职场后,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发挥和施展。原本在学校时,我和同学们非常怕张老师,但毕业后却和他联系最多,他教我很多为人之理、处世之道,在我迷茫时也曾给予我很多的指导和开导;还有时尚优雅的唐文霞老师,她的会计专业课就像她的着装一样,新颖而丰富,每节课,她除了教授我们专业知识外,还爱和我们分享一些社会知识和职场经验,让我们受益颇丰,她的课,也成为了建院读书时大家最期待的专业课。”
而说起建院难忘时光,谢菊兰则是语中含笑道:“上学的时候,我年龄比较小,才十七岁,而且我性格外向、泼辣直爽,很像个男孩子,在学校时也没有特别的性别概念,所以,我和班里的男生女生都玩得挺好,记得当时我在学生会当卫生委员检查男生宿舍卫生时,常常不管正值夏季男生穿得比较少,会径直推门而入无视其他直奔主题,专挑犄角旮旯检查,属于‘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型的小班干,呵呵,记得当时男生们还比较怕我呢。”
建院毕业二十三年来,谢菊兰一直难舍母校,毕业成家后,她甚至将住房买在了建院附近,并会经常在傍晚带着孩子走进校园,给她指点妈妈曾经上课的教学楼、宿舍楼、跑步的操场、就餐的食堂......她把对校园的满满回忆,都分享给了自己的孩子。多年来,谢菊兰一直保持着和班主任及多位任课老师的联系,毕业十周年之际,谢菊兰还召集同学,回到了母校相聚,虽然后来去了北京工作,回母校的机会少了,但建院时光和那种师生间的亲切情感,于她而言,依然温暖存在,从未消散。
寄语学弟学妹:
只要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有坚持,总有一天,你会看见一个优秀的自己!
寄语母校:
饮水思源,不忘母校培育之恩,祝福母校桃李芬芳,期待母校的明天无比灿烂!